除了生病,我跟別人沒有不一樣。

作者劉桓睿

2021.01.18

1522

0

她是鈺婷,從事行銷工作。下班後學習拉二胡、 在週末上烘培課。 生活充實的她,在26歲時墜入生命低谷,第一次體驗到「人生的走馬燈」。


26歲的人生跑馬燈

在某次和同事的聊天中,同事告訴鈺婷「你好像變胖了?」
久坐辦公室的她,這才注意到自己體型的變化。

為了改善體態,她開始瘋狂運動。但在某次運動時,強烈的疼痛,突然強襲了她的肚子。
「我痛到幾乎站不起來。」

鈺婷的求救呼喊,驚醒了睡夢中的家人,緊急將她送往醫院。
「當時,我看見傳說中的生命走馬燈。」
「但我眼前的走馬燈,不是人生回顧,而是還沒交接給同事的工作。」

經歷了多次的轉院後,鈺婷最終被確診為 — 卵巢癌。

堅強笑容背後的脆弱

即便昏迷前,仍掛念著身上責任的她,一直表現得非常堅強。
然而這份堅強卻讓朋友們擔心,她會不會太壓抑了?
「其實不是不難過,我只是不想讓家人擔心。」鈺婷說。
「自己沒存到多少錢,還要用父母的養老金治病...」

治療花費了大量的費用,讓鈺婷認為自己變成了家人的負擔。
積累在心底的愧疚,讓她努力故作堅強,希望可以盡可能減輕家人的困擾。

「這又沒什麼。就當成全家人一起調整飲食, 陪你一起健康養身體就好。」母親貼心地回覆她。
對媽媽來說,孩子的健康和笑容,才是最重要的。
 



意外開啟的家庭事業

生病之後,為了讓鈺婷的飲食更健康,媽媽調整了全家的飲食習慣。
讓原本是甜點吃貨的鈺婷,只能在嘴饞時,吃一些水果來補充天然的甜味。

但這終究還是止不住她對甜點的思念。

「我想吃點甜甜的東西, 但又想要吃到像餅乾的口感。」
「所以,我索性就把水果做成果乾了XD」

這個經驗讓她開始思考,有沒有可能結合有機栽種的小農來製作果乾,並提供給有需要「健康零嘴」的病友呢?
於是鈺婷開始執行起她的「小農天然果乾計畫」。

她請爸爸幫忙聯絡無毒栽種方法的小農,提供更多元的水果來研發不同口味。
媽媽則成為她在包裝、銷售上的顧問。

雖然,疾病曾打亂鈺婷的一切。
卻意外開啟了一場全家總動員的「微型創業」。
 



之後的人生

除了家人之外,男友的陪伴也給了她很大的力量。
在右邊卵巢切除之後,被影響的生育能力,曾讓鈺婷十分在意。

但體貼的男友霸氣回應:
「沒有人規定結婚就一定要生小孩。」
「生活,是我們兩個人的。」

這番話,讓鈺婷非常感動。
男友與家人都讓鈺婷深深感受到: 「生了病的自己,並沒有跟別人不一樣。」
聽著鈺婷從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,我彷彿可以看見,她笑靨如花。

推薦你收藏我們都有病的同名書籍:《我們都有病:逃避,有什麼關係?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》

相關標籤 :

文字:Pinko/劉桓睿
核稿編輯:劉桓睿

特別推薦

更多文章

誰說「不完美」的人,就沒有擁有快樂的權利?

到婦科看癌症的特別經歷 在 29 歲那年,Pinko 被醫生診斷為卵巢癌後,在療程中她陸續被移除兩邊的卵巢、子宮以及子宮頸 —— 從此失去了女性生育的能力。 當時的她,必須經常跑婦產科定期回診。她形容那段過程,對她而言,曾是一種「精神上的折磨」。 大部分到婦產科就診的人,有兩種類型:一種是快到更年期的超熟齡婦女、另一種則是要迎接新生命的新手媽媽。 回診時,對往後病況不知所措的自己,看到新手父母,對未來充滿期待、幸福喜悅的模樣——常讓 Pinko 覺得兩種世界,悲從中來。 男友的離去,小三的冷言冷語 在 6 次化療結束後,Pinko 在第二次的剖腹探查中,被醫生宣告復發。 Pinko 說在第一次治療階段,前男友非常溫柔,對她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:包括從宜蘭到台北就醫的交通接送、親自煮沸過濾在治療期間的所有飲用水。 前男友曾對她說:「我會陪伴妳走過一切」。但在復發後,照養壓力還是重重擊垮了前男友,讓一切漸漸變得不太對勁。 在一次第六感的驅使下,Pinko 在前男友的家門口,逮到了正要離開的小三。小三不是別人,正是她現實生活中的朋友。 Pinko帶著滿腔怒火與朋友對質,她的「朋友」,只冷冷地回應她: 「我的優勢,就是我比妳健康。」 「而且,至少我還能生。」 Pinkoㄧ記巴掌打在「小三」的臉上。從此,她看清了一位「朋友」,但也失去了一段感情。她開始覺得,生過病的女性,在這個世界上,就是低人一等的存在———自卑、罪惡感、羞恥開始榨乾她對未來的想像。 英語老師的啟發:「每個人都值得追尋快樂」 Pinko 渡過了一陣放空自己、讓自己陷溺在情緒中、每天追劇耍廢的日子。或許是因為廢到一個極致,自己也會害怕——Pinko開始找事情做,像是寫寫日記,或學習語言。 她在線上的教學平台上,開始定期和一位外國女老師練習英文會話,聊著聊著,她們變得無所不聊。 有一次,她和老師聊到感情的話題,Pinko說,最近她有一個覺得還不錯的新對象,但是卻遲遲不敢接受對方。因為她得了癌症、已經不能生育了——沒有生育能力的她,覺得自己低人一等,不應該走入一段新的關係裡,拖累別人的人生。 英文老師告訴她:「It’s just cancer! You have over come all these struggle. You, are a SURVIVOR.」 英文老師的話,鼓勵 Pinko 不要一直用「病友」的身份概括自己——因為她已走過人生最苦難的過程,應該要以自己為榮、把這些作為養分,並勇敢追求屬於自己生命中的美好與快樂。 誰說「不完美」的人,就沒有擁有快樂的權利呢? 快樂再出發,從能力所及的小事開始 受到激勵鼓舞後,Pinko決定先暫停自己留職停薪的工作,放自己一個長假,追尋自己的快樂。她先從能讓自己開心,並且覺得很有意義的小事,開始做起。 她現在除了會透過社群協助其他病友走過醫病旅程之外,也開了粉專,用文字、影片分享疾病、生活點滴中的感觸,希望幫助到更多需要的病友。 儘管,這些事暫時無法產生收入養活自己——但她依舊想看看,在存款花完之前,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樣的地步。 心力交瘁的灑狗血鄉土劇,已經正式殺青。現在即將上演的,是由 Pinko 努力一字一句刻劃的嶄新劇本:《Pinko的一千零一夜》 我們一起祝福這位女主角,演出成功,活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! 推薦你收藏我們都有病的同名書籍: 《我們都有病:逃避,有什麼關係?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》

#卵巢癌3 years ago

病人就該有病人的樣子?

20多公分切口的大手術與未寫完的遺書 在慈濟醫院做完超音波後,醫生要求Jiashan,隔天馬上住院安排手術。 Jiashan第一個時間的反應是:「我的工作怎麼辦?」 她遲疑地和醫生說不敢貿然請假,可能要先徵求主管同意,再決定是否入院。 醫生嚴肅的回應她:「是工作重要,還是生命重要?」 陪同的家人在旁邊哭得比自己還慘,當下腦袋一片空白的Jiashan,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。 醫生說由於腫瘤太大,不確定是不是有癌細胞轉移,因此無法確定手術的過程中,會拿掉多少體內的器官。 充滿不確定性的大手術,讓Jiashan住院後,每天都害怕得在夜晚偷偷哭泣。她帶了紙筆到醫院,決定寫遺書以防萬一,一封寫給朋友、一封寫給家人。 『結果我兩封都各寫了一半,就沒有繼續寫下去了。』 『我一邊寫遺書的過程,一邊思考著:難道我真的要死了嗎?這些遺書裡的話,與其是死後被看見,我更想要活著親口對我的朋友和家人說。』 於是她揉掉了兩封遺書,帶著這個信念, 被推進了手術房裡。 病人就該有病人的樣子? 很幸運地,手術很順利,最後只拿掉了左邊的卵巢,保住大部分的器官。後來,Jiashan開始了4次的化療,為期約5個多月的養病時光。 天天在家休養,Jiashan的病情雖然已經慢慢控制下來,但是「每天都不知道要做什麼」,卻讓她心裡非常慌亂。 她想著一定要找點什麼事情來做,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。於是她開始看許多旅遊文章,規劃島內小旅行,期待體力好時去放風;或是嘗試拿起畫筆練塗鴉,開發第二興趣。 但看在家人的眼裡,卻會覺得「病人幹嘛不好好休息,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情,來『摧殘』自己的身體?」 家人會更希望她乖乖在家休息、不要亂跑、不要太累、不要勉強自己。 Jiashan提到,當時周遭對於「病人就該有病人的樣子」的要求,對她來說,形成了一股無形的壓力。 生病讓Jiashan體會到了人生無常,因此她更想珍惜活著的每一刻,大膽去嘗試「之前想做卻一直沒有做」的事情。 而不是躺在病床上,當一個符合週遭人期待的『標準病人』。 只要活著就能創造各種可能 目前,Jiashan病況已經穩定,回到職場繼續工作。 重生後的她,變成了一位喜歡挑戰新事物的女孩。她為自己安排了一場日本自由行,還把一些自創的圖案拿去Line投稿,最後還成功通過審核,現在在貼圖小舖上都買得到。 我們讚嘆她好厲害,竟然有自己畫的貼圖,我們都有病都還沒有自己的貼圖耶 (嗯?) 她說沒有啦, 雖然上架了但其實沒有畫得很好。 真是謙虛, 在Line上面,其實有很多賣超好的貼圖, 都是素人畫的然後說『沒有啦,畫得不好看』的那種誒。 歡迎到貼圖小舖搜尋:有事一群人。 這組貼圖,是Jiashan在經歷卵巢癌的治療, 低潮過、奮戰過、所生下來: 值得驕傲的孩子。 推薦你收藏我們都有病的同名書籍: 《我們都有病:逃避,有什麼關係?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》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50351

#卵巢癌3 years ago

經常互相比較「誰最久時間沒有睡覺」,是圈子裡的常態。

攝影圈辛苦的工作型態 姐子說,她的強項是拍攝食物特寫——尤其特別喜歡摩斯拍出來的漢堡,有加生菜,比較漂亮。 當案子忙碌時,有時她得早上四點就出門、有時得一天連拍七場到八場、有時,甚至會連續拍超過五十個小時,都無法回家休息。 這個圈子,許多人的工時都很長, 彼此互相比較「誰最久時間沒有睡覺」——是圈子裡的常態。 卵巢癌的發現與確診 拍片的作息不固定,讓姐子的生理週期也跟著不穩定。 但起初因為沒有其它不適,她也就沒有放在心上。 直到後來姐子的腹部開始出現水腫,腫到就像是快破掉的氣球,連呼吸、走路都會不舒服——才送醫住院,抽出了整整2000cc的腹水。 做了檢查後,醫生在姐子的腹膜和卵巢之間發現有「東西」,確診為卵巢癌。 確診的衝擊與心理低谷 提到確診後開始治療的過程,姐子還是忍不住哽咽。 「做完化療後,我在家自己洗頭,就發現頭髮掉非常多,一把一把的掉。那天吹頭髮,看到頭髮掉滿地,我就開始哭。」 「電影裡面演的癌症病患,都戴頭巾戴口罩,臉色臘黃、很虛弱,什麼事都無法做,感覺沒有希望。」 姐子說一想到自己要變成這樣的人,就忍不住在床上崩潰大哭。 來自同為抗癌戰友父親的鼓勵 20年前,姐子的爸爸其實也曾罹患過喉癌。 在爸爸知情她生病之後,便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姐子不要害怕、要有信心。 姐子的爸爸說,當時他有朋友因為治療太辛苦,沒有繼續醫治,不久後便走了。 他幫姐子打氣,要相信醫生,不要找偏方。 可以吃就吃,要記得經常保持開心。 苦中作樂,意外發現的樂趣 在父親、家人、男友與朋友的陪伴下,姐子漸漸走出了病後的憂鬱情緒,並且開始在過程中,挖掘出一些「特別的樂趣」。 光頭後,她會拍照留念,並發給朋友們說這是她的新造型,朋友們會反嗆她:像是個菜鳥阿兵哥。 光頭後,姐子也趁機買了很多帽子、耳環、新衣服。意外開發出許多New Style。 她發現自己戴鴨舌帽原來看起來很文青、帶假髮的自己,像是可愛小女生。 她說現在自己的許多樣貌,都是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樣子。 「或許在未來,我會喜歡上生病後的自己,新的模樣。」 姐子雖然有點遲疑,但是笑笑的說。 生病後的轉變 姐子說,以前的自己,是一個比較容易動怒的人。拍片的時候,客戶如果太龜毛她會生氣,所以經常會戴著口罩遮住表情,不想讓別人知道她在生氣。 但是生病之後,她開始嘗試讓自己學習放鬆。 她開始練習畫纏繞畫、或是抄寫經文——靜心下來進入心流的過程,讓她覺得很療癒。漸漸地,姐子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,還培養出新的興趣。 或許,人生有時候還是要向有加生菜的漢堡看齊。 漢堡肉固然很重要,但是還是不能忘記搭配「生活樂趣」的酌料、和佐以「健康休息」的生菜。 這樣的生活,除了品嚐起來比較有層次之外.... 拍起來,也比較漂亮 :) 推薦你收藏我們都有病的同名書籍:《我們都有病:逃避,有什麼關係?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》

#卵巢癌3 years a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