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我死了,老公你可以不要再婚嗎?我不想跟別人分享你。 — 乳癌 Jie

作者RuRu

2021.09.25

1543

0

她是Jie,今年32歲,有一個三歲半可愛的兒子和疼愛她的老公,在一間大公司裡擔任行政事務,算是人生幸福組。幸福一直都在身邊,原本想計畫懷上二寶的她,發現乳癌打亂了她的夢想。


怎麼會是我?我死了,老公和寶寶怎麼辦?

一直處在人生幸福組的Jie,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乳癌會找上門。

面對突如其來地人生風暴,除了驚慌無助之外,Jie滿腦子想的都是:「怎麼會是我?我死了,老公和寶寶怎麼辦?」

她甚至跟老公說:「我死了,你不能再婚,要好好照顧我們的寶貝兒子。我不要別的女人來虐待我兒子。」

沒想到老公卻告訴她,他只擔心若她真的走了,一個人在天堂會不會孤單害怕?

夫妻倆因著對彼此的不捨而抱頭痛哭。
 

請不要再太白目的追根究底

Jie確診之後並沒有離開職場,她依舊過著原本的生活,覺得自己就跟一般正常人一樣,只是治療期間會比較疲累,需要旁人協助。

只是大公司人多嘴雜,就有白目同事看見Jie戴著假髮去上班時,會故意湊過來問:「妳還好嗎?為什麼要戴假髮出門啊?妳掉頭髮了哦?」

這樣白目的提問真的會讓Jie一秒暴怒,甚至衝動想衝進人群中把假髮拿掉,大聲宣告說:「對!我就是戴假髮,怎樣?」

這種不是真心關心,擺明八卦心態的行為真的讓人不予置評。
 

告知主管是為了日後請假方便不用躲躲藏藏

許多病友最憂心地問題就是生病了到底該不該告知讓公司知情?

Jie在一確診的當下就決定跟主管告知自己罹癌的事實,因為公司請假寫假單之外一定會被詢問請假理由。

為了免去日後每次請假需要找藉口躲躲藏藏,Jie決定正大光明地去面對這個問題。 

幸好主管與同事都能體諒,互相幫補Jie在工作上的需要,讓整體的工作效率沒有受到任何影響。 

主管在得知有人會白目的八卦詢問會讓Jie難堪,心理承受極大壓力的時候,便下令要求所有人不准議論Jie生病的情況。讓Jie待在一個友善的工作環境裡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。


妳一定是怎樣怎樣所以才會這樣這樣

Jie覺得生病過程中讓她最翻白眼的情況就是別人亂貼標籤。

常常聽到有人告訴Jie說,一定是因為她飲食習慣不好亂吃東西,太胖,所以才會得癌症。

每次打完標靶藥回家時,都正巧碰上就讀幼稚園的兒子感冒。Jie的媽媽就開始責怪說一定是因為Jie打完標靶藥物,呼出來的氣有毒,才害兒子吸到毒氣而感冒。

Jie真的翻白眼的不知道應該說什麼,面對這樣貼標籤的無知情況,Jie真心覺得應該要尊重每個人的狀況,不要輕易就亂下定論,傷了人。

 

兒子的貼心讓她更加勇敢

有一次Jie要到醫院打針治療時,那天早上兒子東東一直哭鬧說要陪她一起去醫院,不要去上學。

Jie後來等兒子從學校回來之後,好好跟東東聊天,才知道東東覺得打針會痛,媽媽會痛痛,他很擔心,所以他想陪媽媽一起去醫院,給媽媽秀秀。

Jie當下感動地緊緊抱住兒子,心裡覺得自己更加強大了,現在的她再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得倒她了。

「不要害怕棘手的病痛,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,是最好的良藥。」

Jie堅定地說道。

 

推薦你閱讀 2021 年粉紅乳癌月專題:《當疫情變成生活,找回乳癌女子的日常》

特別感謝 —— 合作天使: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支持

相關標籤 :

文字:李方伶
核稿編輯:蔡孟儒 Ruru

文章 1

訂閱 0

特別推薦

更多文章

得乳癌怎麼辦?教你快速進入戰鬥模式

醫師:妳今天自己來看報告嗎? Mina:.........。 心理OS:天啊真的嗎什麼是乳癌?為什麼會得乳癌?醫師是不是拿錯檢體我是不是要請假難道我會光頭@#$%^^&(已失控) 一確診心裡超慌張失控是正常的,畢竟誰會在家裡練習得到癌症(攤手,而且癌症那麼多要練習哪一種) 這篇獻給剛確診的妳,不要害怕,我們一起加油吧!(手拉手) 第一步:冷靜接受 我常常告訴自己,如果註定我一定要得一個癌症,那麼乳癌還算是個好選擇。 (1)因為乳房是身體外的器官乃身外之物,就算切除了至少不是重要器官沒立即影響生命的危險 (2)得乳癌的人很多超級多,因此每年都有好多全世界新的藥物新的治療,所以跟其他疾病比起來不用怕沒藥醫。 這時候告訴自己:呼~好險是乳癌 第二步:立刻聯絡保險業務員,確認保單內容。 如果沒有保險確定一下能挪用的存款大概多少? 因為癌症治療金額有大有小,尤其涉及到標靶治療, 並不是期數少就便宜,以現在的健保制度反而更貴, 跟業務員確定: (1)病房可以住多少錢的(因為醫院要安排會問)? (2)實支實付的上限是多少? (3)有沒有其他保險或整筆的重大疾病險? 醫藥費會影響治療方式所以要先知道。 第三步:了解自己的情況,申請病理報告,決定乳房手術與治療的醫院及醫師 別錯過黃金治療期要速速決定。因為已經確診所以表示有做過切片甚至手術, 我申請好幾份病理報告給不同的醫師看過(也要給保險公司), 聽聽其他醫師的想法。 這時候要確定: (1)乳癌分期(分期/種類) (2)標靶/化療/放療(藥物名稱,治療方式與頻率) (3)手術方式:局切/全切/是否重建/重建方式 (4)重要:如果保險條件是要住院才能給付藥費,那要確定醫院能不能讓你住院,有的醫院病房很滿不一定可以安排。 找一個能雙向溝通的醫師非常重要, 有時候就是一種醫師緣,既然決定了就信任妳的醫師。 備註:最好找交通方便的不然治療到後面很累。 第四步:同時決定其他科別的專業資源當妳的後盾(帶完整病歷報告) 乳癌治療是全身性的,(也有聽過乳癌像慢性疾病這樣) 所以很多事情在正式治療之前就要安排好,通常乳外也不會主動提醒因為人太多總是匆忙。 (1)婦產科醫師:如果有生育計劃非常重要,如果要凍卵或凍胚治療前就要完成,之後如果有荷爾蒙治療也要隨時給醫師檢查。 (2)物理治療師:從手術前到手術後能幫忙的地方太多一定要找。 (3)牙醫師:化療時抵抗力下降,要先檢查牙齒補牙拔牙。 第五步:換一張健保卡(加上美美的照片) 全部的治療開始之前,因為我確定以後要常常進出醫院了,所以我趕快把用超久的健保卡拿去健保局換一張。 (1)怕晶片老舊讀不出來 (2)照片真的太醜好像是國中拍的趕快趁機換一張新的 要帶的資料 第六步:吸收相關資訊 可以在各基金會獲得相關資源,像是乳癌防治基金會、癌症希望基金會、醫院的癌症中心等等,很多相關單位都可以獲得相關資源與協助。 第七步:加入乳癌相關的FB社團或是加入病友團體 備註:但是還是要小心謹慎,確定社團內容是否正確; 像會鼓吹妳不要治療或拼命叫你買東西的團體一定是不對的。 此篇獻給剛確診乳癌的妳,不要害怕, 我們一起加油吧!(手拉手)

#乳癌2 years ago

走過乳癌與北捷鄭捷事件,我仍選擇勇敢。

我的癌症病房有指甲油與 ipad Shelly 回想起剛開始住進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日子,每當半夜聽到隔壁床病友的嘔吐聲時,內心總上演各種對病症恐怖的小劇場。 還好主治醫生不斷地鼓舞 Shelly,讓天性開朗的她可以樂觀迎戰乳癌。 「我會盡量把我的空間弄得比較舒服。」 Shelly 喜歡把自己的病床佈置得小巧溫馨。在病房裡,她喜歡自在地化妝、愉悅地擦著指甲油、恣意地看著 I-pad。 誰說病房裡就不能做這些事呢? 做讓自己舒服愉快的事,是 Shelly 與病魔抗爭的起手式。 與粉身碎骨零點幾毫米的距離 帶著一點引頸期盼, Shelly 的療程原本將順利在隔年年中告一段落,但她沒想到的是,另一 個嚴峻的考驗正等著她。 「我常常想著,要是我當時不要出門就好了。」 五月的某個下午,​ Shelly 從醫院搭上捷運準備回家​,而那班列車上,同載著是正準備預謀犯案的鄭捷。 短短幾分鐘的時間,世界天旋地轉,每一刻, Shelly 都無法再次回憶。 Shelly 身中鄭捷無預警的一刀,傷及左側腹部大動脈。 在手術後,醫生告訴 Shelly,這一刀,若再往上一點點即傷到肝,再往下一點點就到了腎,這幾毫米的距離,是離粉身碎骨最近的距離、是苦難之中的險象環生。 但倖存的背後,換來的是身軀上一道一道歷經開刀的傷疤。 喜歡運動的 Shelly 哽咽說起,傷疤帶給她的是運動中的力不從心。 她只能不斷鼓勵自己:「沒關係,會好起來的。」 病症在履歷上蓋上了一枚保證退件章 在癌症療程結束並休息一段時間後, Shelly 歡欣準備返回職場。 但沒想到與疾病、鄭捷事件搏鬥休養的兩年, 卻像職涯污點一般,讓 Shelly 找工作四處碰壁。 「我的能力跟疾病一點關係也沒有,而且我已經好了。」Shelly 憤憤地說道。 回憶起某次到一家幼兒園應徵,當面試官得知她曾遭遇受鄭捷事件,吃驚地劈頭就問「那你會 不會帶給幼兒有什麼負面影響?」 那天面試完,Shelly 的內心下起滂沱大雨,求職的疾病歧視,像是永遠抹不去的傷疤,不斷地提醒著 Shelly 曾經的痛。 「真的是要學習等待。」 家人與信仰如堅強的後盾,讓 Shelly 決定放慢步伐,​她開始每天堅持運動,盡力完成該做的部分,以及盡心的禱告,期待機會再一次的降臨。 沉潛一段時間後,Shelly 也在教會的牽線下,追尋到了自己非常喜歡的工作。 愛與力量一直都在 罹癌期間, Shelly 遠在美國的朋友曾送上一個光頭娃娃, 告訴她「這是在美國家中罹癌的病 友都會有的一個象徵性娃娃,因為你是我的家人,我要把它送給你。」 對 Shelly 來說這個光頭芭比娃娃意義非凡,是朋友無私,把自己當作家人的愛,這個娃娃也陪著 Shelly 撐過所有苦痛。 訪談後結束,Shelly 回傳一段願與病友分享的話,字裡行間,充滿她陽光般的溫暖。 「人生很難!請記得多愛自己,你是個充滿力量與奇蹟、值得被愛的人。Dream Big Always!」 推薦你收藏我們都有病的同名書籍:《我們都有病:逃避,有什麼關係?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》

#乳癌2 years ago

癌症 vs. 心理疾病,你會怎麼選?

心痛比身痛更痛 說到乳癌,水仙非常淡定:「我是一個很ㄍㄧㄣ的人,連我的小孩都沒看過我光頭的樣子,因為在家都會戴著假髮或帽子。」     似乎乳癌對她來說,就是個「沒什麼大不了,治療完就沒事了」的疾病。比起身體的病痛,她更不想讓摯愛的家人朋友擔心難過。     就在她快要打完「乳癌」這個魔王時,上天又幫她開了一個新的副本—《重鬱症+恐慌症》。     『嗯,我想大概就像小時候快把碗洗完時,媽媽又放了一堆碗盤進水槽的那種煩躁』 『再乘上10000倍吧。』    憂鬱的警報大作 「因為之前有過憂鬱症的經驗,所以我對憂鬱的狀況特別敏銳。」儘管水仙具備敏銳的病識感,也很快地就去接受身心科的治療,但是重鬱症跟恐慌症的症狀開始嚴重地影響她的生活。     『我想問(舉手),雖然 我們都有病 都叫大家不要跟憂鬱病友說看開一點,但到底為什麼啊?因為你們其實沒有「看不開」嗎?』     水仙說:「因為不管想不想看開,當憂鬱症跟恐慌症發作,一切都是無法控制的。」(白眼     在家時,會沒有理由的變得很煩躁,經常會在客廳來回踱步,甚至一點都不想出門。 「我嘗試過出門,走到公園看到一群阿姨在跳土風舞。我就跟他們一起跳了一個上午, 結果我發現我根本沒有因此而更快樂。」,水仙補充道。     外出時,會隨身攜帶童軍繩,思考著:「要在哪裡上吊,比較不會影響別人?」     『為什麼不...』 「不在家裡自殺嗎?因為我怕影響到房價跟鄰居對家人的看法。」(謝謝你幫我回答了這尷尬的問題...)     『那恐慌症跟憂鬱症有什麼差別啊?』 「恐慌症發作,就像你走路走到一半,突然掉進一個很深很深的水池。一直掙扎想離開,卻都抓不到岸邊。當氣力放盡的時候,就會想說,那乾脆就沈下去結束生命吧」    避風港名單 『嗯...那除了結束生命,妳後來都怎麼平復下來的?』 「一定要吃藥,真的很有幫助,大概30分鐘情緒就會平復了。」     除了吃藥,水仙有一份清單。當情緒上來的時候,可以有幾個人是隨時都能打電話去大哭發洩的,像是她的姊姊、弟弟、個管師、表妹、一個30多歲的病友。但她說,其實最大的力量,是來自於她的婆婆。     因為住的近,所以婆婆偶而會帶雞湯去探望她。「當我在哭的時候,婆婆會故意把洗菜的水開很大很大。其實她也在哭,但是會等我哭完再來安慰我。」水仙哽咽著感謝婆婆—無聲的陪伴與傾聽。     『那你怎麼不是跟父母尋求幫助呢?』 「因為我不想讓他們擔心。」  即便是救命索,每個人都還是有自己舒適、信任的長度。長一點的,可能不夠信賴、無法敞開心胸;短一點的,可能怕他們擔心、成為他們的負擔。慢慢摸索,圈出自己最舒適的避風塘。 選癌症還是憂鬱症 那在經歷過了癌症跟這些心理疾病之後。如果讓妳選擇可以只面對一種,妳會選擇面對哪一個?     「嗯...當然是癌症。罹癌不可怕,憂鬱症比罹癌恐怖一百倍!而且現在大家比較能理解癌症,知道癌症是怎麼一回事。但是憂鬱症,大家還是很容易誤解。並且憂鬱症的病情,也比較難掌控。」     「我也沒想過自己會這麼勇敢,可以撐過這一切!」     預後的水仙,現在更懂得肯定自己,也比較及時行樂、享受人生。因為不知道自己可以再活多久,所以她開了一個粉專紀錄生活,也曬曬帥兒子。有別一般的罹病勵志粉專,她沒有公開病情,希望帶給粉絲純粹無壓力的歡樂!     無論哪個疾病,很高興她都挺過來了!在慶幸她有著一群愛她的朋友,跟她堅強的求生欲之餘, 也不禁擔憂著,這個社會還有著多少孤寂的靈魂在苦苦等候那根救命的稻草。希望這篇文章,可以讓大家更了解心理疾患。 當社會都不再陌生,也不再恐懼心理疾病之時,就讓我們一起來當他們的避風港! 推薦你收藏我們都有病的同名書籍:《我們都有病:逃避,有什麼關係?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》